教学大纲
课程名称:中国美术史
适用专业:美术学、书法学
一、本课程的性质、目的
中国美术史是美术学、书法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,旨在介绍及分析中国各个不同历史阶段重要代表美术作品,使
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、制作方法、审美特色以及意义。教学总体目标在于经由对中国美术作品的认识,了解中国
文化的精神及面貌,并由此促使学生们反思本土艺术文化的特色。
二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
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
- (一)、基本要求:基本了解原始社会的骨、牙、纺织及其它工艺、,掌握原始社会的石器、陶器、绘画、雕塑;
- (二)、重点与难点:原始社会的石器、陶器、绘画、雕塑
- (三)、教学内容
1、原始社会的石器、陶器、绘画(岩画)、雕塑
2、原始社会的骨、牙、纺织及其它工艺
- (四)、学时分配:3课时
- (五)、习题与作业
1、论原始彩陶艺术。
2、原始绘画之岩画的分布及艺术特点。
第二章 先秦美术
- (一)、基本要求:了解先秦绘画和先秦雕塑, 掌握青铜工艺:育成期、萌芽期、 鼎盛期、转折期、更新期。
- (二)、重点与难点:青铜艺术
- (三)、教学内容
1、青铜艺术的发展和演变
- (四)、学时分配:3课时
- (五)、习题与作业
1、论先秦青铜工艺的发展历程
第三章 秦汉美术
- (一)、基本要求:了解秦汉绘画艺术:壁画、帛画、秦汉雕塑艺术。
- (二)、重点与难点: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、秦汉雕塑
- (三)、教学内容
1、秦汉绘画艺术:壁画、帛画
2、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
3、秦汉雕塑艺术(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刻艺术)
- (四)、学时分配:6课时
- (五)、习题与作业
1、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分布及艺术特点。
2、秦汉雕塑艺术特点。
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
- (一)、基本要求: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的新发展、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兴起,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、画论。
- (二)、重点与难点: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、画论
- (三)、教学内容
1、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的新发展
2、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兴起
3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、画论
- (四)、学时分配:6课时
- (五)、习题与作业
1、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。
第五章 隋唐美术
- (一)、基本要求:了解隋唐壁画、工艺与雕塑,掌握鞍马、畜兽和花鸟画、山水画、人物画。
- (二)、重点与难点:鞍马、畜兽和花鸟画、山水画、人物画
- (三)、教学内容
1、人物画
2、山水画
3、鞍马、畜兽和花鸟画
4、壁画
5、工艺与雕塑
- (四)、学时分配:6课时
- (五)、习题与作业
1、谈隋唐山水画的新发展。
第六章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
- (一)、基本要求:了解宋代雕塑和工艺美术、人物肖像画等内容,掌握宋代绘画的繁荣兴盛、、元代山水画。
- (二)、重点与难点:宋代绘画的繁荣兴盛、宋代雕塑和工艺美术、文人画
- (三)、教学内容
1、五代绘画的承前启后
2、宋代绘画的繁荣兴盛
3、宋代雕塑和工艺美术
4、文人画
- (四)、学时分配:6课时
- (五)、习题与作业
1、谈宋代绘画的繁荣兴盛的原因及表现。
第七章 元代美术
- (一)、基本要求:元代水墨梅竹与花鸟画、元代山水画发展
- (二)、重点与难点:元代山水画之变
- (三)、教学内容
1、元代水墨梅竹与花鸟画
2、人物肖像画
3、元代山水画
- (四)、学时分配:3课时
- (五)、习题与作业
1、论元代山水画之变。
第八章 明代、清代美术
- (一)、基本要求:了解清代的宫廷绘画与仕女人物画、明前期宫廷绘画与浙派等内容,掌握吴门四家及其传派、明末山水画派与董其昌、扬州画派。
- (二)、重点与难点:吴门四家及其传派、明末山水画派与董其昌、扬州画派
- (三)、教学内容
1、明前期宫廷绘画与浙派
2、吴门四家及其传派、明末山水画派与董其昌
3、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、明末的人物画大家
4、明朝壁画和版画
5、固守传统与破格创新的清初画坛
6、扬州画派、清代的宫廷绘画与仕女人物画
7、清代壁画、版画与年画
- (四)、学时分配:9课时
- (五)、习题与作业
1、论明末山水画派特色与董其昌的贡献。
第九章 近代美术
三、主要教学参考书
- 薄松年主编 《中国美术史》
- 中央工艺美院教材编写组《中国美术简史》
- 梁燕、付予编著《中国美术史》
- 陈建军编著《中国美术史》
- 洪再新编著《中国美术史》
- 杨仁凯主编《中国书画》
- 黄宗贤编著《中国美术史纲要》
- 陈传席著《中国山水画史》
- 贡布里希《艺术发展史》